同情相成,同利相死历史词典解释
情谊相同可以彼此助成,利害相同可以彼此效命。语出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“同情相成,同利相死,君其图之!”同书《兵略训》:“故同利相死,同情相成。顺道而动,天下为向;因民而虑,天下为斗。”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:“应高曰:‘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,同情相成,同利相死。’”
词语分解:
- 同情的解释 1 ∶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同情朋友的困境2 ∶同一性质;实质相同参名异事,通一同情。——韩非子3 ∶同心,一心四海已定,兆民同情。——后汉书4 ∶同谋;亦指同谋者,同伙执作同情
- 相死的解释 谓以死相救。国语·齐语:“故夜战声相闻,足以不乖;昼战目相见,足以相识,其欢欣足以相死。” 韦昭 注:“致死以相救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一时口惠
口惠:口头许诺。指只在口头上许诺而不实际履行。语本礼记.表记:“口惠而实不至,怨菑及其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