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杼惑慈亲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投杼”。唐 李白《系寻阳上崔相涣》诗:“毛遂不堕井,曾参宁杀6*人。虚言误公子,投杼惑慈亲。”
词语分解:
- 投杼的解释 1.战国策·秦策二:“昔者 曾子 处 费 , 费 人有 曾参 者,与 曾子 同名族,杀6*人。人告 曾子 之母曰:‘ 曾参 杀6*人。’ 曾子 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6*人也。’织自若。有顷,人又曰:‘ 曾参 杀6*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 曾参 杀6*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踰墻而走。夫以 曾子 之贤,与母之信,而三人疑之,虽慈母不能信也。”后以“投杼”比喻谣言众多,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。史记·樗里子甘茂
- 慈亲的解释 慈爱的父母。吕氏春秋·慎大:“ 汤 立为天子, 夏 民大説,如得慈亲。”后多指母亲。 唐 聂夷中 游子行:“慈亲倚门望,不见萱草花。” 清 魏源 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:“汝侍慈亲侧,吾侍严亲行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屡教不改
屡:多次。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毛6*泽6*东论十大关系:“犯错误的人,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,屡教不改的以外,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。” 其他 虽经多次教育,依然不改正。毛6*泽6*东论十大关系:“犯错误的人,除了极少数坚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