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耳山怎么写好看:
马耳山历史词典解释
①在今河北顺平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完县:马耳山“高耸干云,有两峰并峙,状若马耳。《志》云:县境诸山,马耳为之冠,中有桃花洞及桃花泉”。
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二十八里马耳山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涓水“出马耳山。山高百丈,上有二石并举,望齐马耳,故世取名焉”。
③即原山。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泰山郡嬴县:“有马耳山祠,汶水出焉。”
古山名。在今山东省五莲县东北。宋苏轼诗中“试扫北台看马耳,未随埋没有双尖”,即此。
词语分解:
- 马耳的解释 山名。在 山东省 诸城市 西南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潍水:“ 潍水 又东北, 涓水 注之。水出 马耳山 ,山高百丈,上有二石并举,望齐马耳,故世名焉。”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:“试扫北臺看 马耳 ,未随埋没有双尖。”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马剑镇
在浙江省诸暨市西部。面积114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剑,人口2500。1956年属浦阳县,1960年改属义乌县,1967年划属诸暨县。1983年为马剑乡,1988年置镇。19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