缁衣诸侯怎么写好看:
缁衣诸侯历史词典解释
《论语.乡党》:“缁衣羔裘。”清.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引东汉.郑玄《注》云:“缁衣羔裘,诸侯侍朝之服,亦卿大夫士祭于君之服。其服缁布衣而素裳。”
缁衣,黑布衣,为古代诸侯的朝服,故有“缁衣诸侯”之语。后用以喻指州郡长官或节度使。
唐.权德舆《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》诗:“缁衣诸侯谅称美,白衣尚书何可比。”
词语分解:
- 缁衣的解释 1.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。诗·郑风·缁衣:“緇衣之宜兮,敝予又改为兮。” 毛 传:“緇,黑也,卿士听朝之正服也。”2.泛指黑色衣服。列子·说符:“天雨,解素衣,衣緇衣而反。” 鲁迅 南腔北调集·为了忘却的记念:“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,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,凑成了这样的几句……吟罢低眉无写处,月光如水照缁衣。”3.诗·郑风篇名。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;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。礼记·
- 诸侯的解释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——宋· 苏洵六国论
历史典故推荐:两戒
新唐书.天文一:“初,贞观中,淳风撰法象志,因汉书十二次度数,始以唐之州县配焉。而一行以为,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。北戒,……是谓北纪,所以限戎狄也。南戒,……是谓南纪,所以限蛮夷也。……”唐代僧人一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