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军督护怎么写好看:
参军督护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东晋置,领营兵,有部曲。南北朝沿置,不领营兵。三公府、诸王府、持节都督府及将军开府皆置,地位较低,在长兼行参军之下。南朝梁列为流外官。
官名。东晋始置,为领兵诸公的属官,本皆领营兵,有部曲,南朝宋时始不领营兵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有参军督护贾袭宗,属司徒府。
词语分解:
- 参军的解释 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,官名言未毕,参军马谡曰:“某愿往。”——三国演义
- 督护的解释 1.武官名。 晋 置。为方面镇将的部将。宋书·乐志:“ 彭城 内史 徐逵之 为 鲁轨 所杀, 宋高祖 使府内直督护 丁旿 收殮殯埋之。”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三年:“ 晦 之走也,左右皆弃之,唯 延陵盖 追随不捨,帝以 盖 为镇军功曹督护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晋 氏渡 江 ,有参军督护。功曹参军兼督护,即参军督护之任也。”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:“俄一县尉 宋捷 者庸督护輦道,倚其姓名之讖,旋搆
历史官职推荐:永巷令
官名。西汉属少府,以宦官充任。有丞以为副贰。掌后妃宫女及宫中狱事。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掖庭令。东汉于掖庭令外复置永巷令,秩六百石。名义上隶属少府,掌宫中官婢。又,西汉詹事属官亦有永巷令,后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