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帽山怎么写好看:
唐帽山历史词典解释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故名”。又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,曾遗帽于此,因而得名。
②在今贵州惠水县北十余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贵州宣慰司: 唐帽山 “在宣慰司城南八十里。土人常于此避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谓 “唐帽山” 在小程番长官司治北。
词语分解:
- 唐帽的解释 即唐巾。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:“你不曾为官呵,着我做甚么大官人。乾着我买了个唐帽在家,安了许多时。”参见“ 唐巾 ”。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秀山县
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,属黔彭厅。治所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五里三合乡三合场。清一统志·酉阳直隶州:高秀山“在县西南……县以此名”。乾隆元年1736属酉阳直隶州,次年移治今秀山县。民国初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