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枥骥怎么写好看:
伏枥骥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老骥伏枥”。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。清 归庄《哭万年少》诗之二:“相彼伏枥骥,遇时仍驰骤。悲哉负壮心,没身无所就。”
词语分解:
- 伏枥的解释 亦作“ 伏歷 ”。1.马伏在槽上。指受人驯养。汉书·李寻传:“马不伏歷,不可以趋道;士不素养,不可以重国。”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:“雄姿未受伏櫪恩,猛气犹思战场利。”2.喻指养育。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:“但受伏櫪恩,何以异駑駘!”3.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。汉书·梅福传:“虽有 景公 之位,伏歷千駟,臣不贪也。”4.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
- 骥的字典解释 骥 (驥) jì 好马,喻贤能:骥足(a.喻杰出的才华;b.喻才华出众的人)
历史典故推荐:笔则笔,削则削
笔:指记载。削:指删除。古代文字书于竹简,删改时要用刀刮去竹上的字。 记载的记载,删除的删除。 古时形容修改文字。语出史记.孔子世家:“至于为春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林语堂无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