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臣养廉田历史词典解释
明代供给边镇官吏额外俸入之官田。始于明中后期。嘉靖时,令各边镇养廉土地,皆论亩收税,贮于都司,专备总督等取用犒赏。隆庆中,诸边军士垦荒成熟土地,每十顷内给将官五十亩为养廉田。将官委家丁管种,通免起科,或以此为名,侵夺屯田,滥役官兵,流弊甚多。
词语分解:
- 边臣的解释 亦作“邉臣”。驻守边疆的大臣、官员。 唐 贾岛 颂德上贾常侍诗:“边臣説使朝天子,发语轰然激夏雷。” 宋 苏辙 上皇帝书:“既而邉臣失律,先事轻发,亦既入践其国,係虏其民矣。” 清 邓显鹤 书楚宝增辑<熊襄愍传>后:“夫同一边臣,才地相近,而成败祸福相反若此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桓秘
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,字穆子。桓温弟。初拜秘书郎,温抑而不用。久之,为辅国将军、宣城内史。梁州刺史司马勋据蜀叛,受命往讨,以事平还郡。后迁散骑常侍、中领军。咸安二年372与毛安之等于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