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坐待毙怎么写好看:
安坐待毙书法图片
安坐待毙历史词典解释
静坐等死。指不积极想办法,坐等灭亡。明 李贽《焚书.复邓鼎石》:“惟是世人无才无术,或有才术矣,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趋避,故亦遂因循不理,安坐待毙。”
其他 坐着等死。明·李贽《焚书·复邓鼎石》:“惟是世人无才无术,或有才术矣,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趋避,故亦遂因循不理,安坐待毙。”△坐等灭亡的用语。→坐以待毙
词语分解:
- 安坐的解释 1.安稳地坐着。谓不劳神费力。庄子·说剑:“大王安坐定气,剑事已毕奏矣。”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:“年四十当安坐,年五十当安卧。” 唐 韩愈 讲学解:“子不知耕,妇不知织,乘马从徒,安坐而食。” 宋 朱熹 答黄直卿书:“其势駸駸,恐未容饱食而安坐也。”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:“公公只管安坐前厅静听消息。” 戴望舒 秋诗:“我是微笑着,安坐在我的窗前。”2.古时坐的一种姿势。 清 凤韶 凤氏经说·四牡
- 待毙的解释 见“ 待弊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瓠犀
比喻美人牙齿。唐权德舆杂诗之三:“一顾授横波,千金呈瓠犀。” ○峨眉螓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