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天山怎么写好看:
戴天山历史词典解释
亦名大匡山、大康山。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。《李太白集》 卷23有 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诗。清王琦注引 《西溪丛语》: “ 《绵州图经》云: 戴天山在县北五十里。有大明寺,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。又名大康山,即杜甫所谓康山读书处也。”
古山名。又称大匡山、大康山。在今四川省江油市西。唐诗人李白有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一诗。
词语分解:
- 戴天的解释 1.立于天地之间。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。礼记·曲礼上:“父之讐,弗与共戴天。”北齐书·赵郡王叡传:“今嗣主幼冲,岂可使邪臣在侧,不守之以正,何面戴天?” 明 无名氏 鸣凤记·雪里归舟:“正是相逢恨少鱼肠剑,羞与仇人共戴天。”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:“蒙头债子羞无路,洒血寃儿憾戴天。”参见“ 不共戴天 ”。2.谓蒙受天恩。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: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都亭山
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北。后汉书·南蛮传 注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: “昔廪君浮夷水,射盐神于阳石之 上。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,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。” 北周置亭州。取此山以为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