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阁侍读学士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朝内阁之属官。康熙九年(1670),改内三院侍读学士设。额设满四人、蒙古二人、汉二人。分隶于满本房、汉本房、蒙古房各机构理事。秩从四品。掌章奏翻译、校阅等事。满、汉缺以通政使司参议、光禄寺少卿、鸿胪寺少卿、六科给事中、都察院御史及理事官、郎中等官升用,蒙古缺以蒙古给事中、御史、郎中等升,亦均可由内阁侍读、中书补授。初兼太常寺卿衔,后停。
官名。清代内阁设此官。虽名侍读,实不掌侍读,而掌典校本章,总稽翻译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内阁》。
词语分解:
- 内阁的解释 1 2 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3 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务机构4 古时指贵族妇女居住的内室
- 学士的解释 1 ∶学位的一种,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文学士2 ∶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
历史官职推荐:司宾少卿
官名。即鸿胪少卿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,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鸿胪少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