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棚镇怎么写好看:
牛棚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偏北、喝革山东麓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牛棚村,人口1920。彝语称阿底,为阿底土目家住地。曾搭棚放牛羊,改今名。1949年为玉牛乡,1953年分置牛棚子、白碗、红岩、雨朵四乡。1958年置牛棚公社,1963年分置牛棚、白碗、红岩(八地)、雨朵四公社。1984年改置一镇、三乡,1991年合并置今镇。产玉米、马铃薯、烤烟、苹果、黄梨。集市商贸、运输业较为发达。有煤矿。102省道纵贯全境。
词语分解:
- 牛棚的解释 原为饲养牛的棚子。中国“文革”时常指羁押受害者的地方,因这些人被诬称“牛鬼蛇神”,故名
- 镇的字典解释 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
历史地名推荐:河口寨
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北三十二里河口寨。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: 咸丰五年 1855 五月,清军抵孙铁铺,知林其贤等 “已由竹竿铺北走,至河口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