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代史志怎么写好看:
五代史志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亦称《隋书十志》。三十卷。计《礼仪志》七卷,《音乐志》三卷,《律历志》三卷,《天文志》三卷,《五行志》二卷,《食货志》一卷,《刑法志》一卷,《百官志》三卷,《地理志》三卷,《经籍志》四卷。唐贞观十年(636),魏征监修梁、陈、北齐、北周、隋五代史书成,均无志。十五年,诏于志宁、李淳风、李延寿等续修五代史志,令狐德棻、长孙无忌先后任监修。显庆元年(656)书成。时梁、陈等书已单独流行,而志的内容详于隋,略于其他四朝,且隋居五代之末,故与《隋书》相合。
词语分解:
- 五代的解释 继唐之后的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相继统治中原,合称五代公元 907—960年五代时始印五经。——宋· 沈括梦溪笔谈·活板
- 志的解释 志 zhì 意向:志愿
历史知识推荐:道问学
思孟学派修养方法。致力于学问。礼记·中庸:“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。”郑玄注:“道,犹由也;问学,学诚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道问学者,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。谓勤学乃致至诚也。”参见“尊德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