戎右怎么写好看:
戎右书法图片
戎右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(1)春秋时晋、随等国置,又称“车右”或“右”。车战时与主将同车,立于车右,执戈盾护卫主将。兼掌车中使役之事。大夫爵。(2)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掌天子所乘兵车之兵革,佐助击鼓传达军令。
词语分解:
- 戎右的解释 周 代陪乘之官。出军或田猎时,坐君主之右,执武器,担任保卫工作。左传·桓公八年:“ 鬭丹 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。”周礼·夏官·戎右:“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。” 郑玄 注:“右者,驂乘,此充戎路之右。” 贾公彦 疏:“戎右者,与君同车,在车之右,执戈盾,备制非常,并充兵中使役。”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:“欲绍家声,遂参戎右。” 明 尹耕 春怀诗:“书生无计当戎右,一剑真思报主知。”
- 戎的字典解释 戎 róng 古代兵器的总称
- 右的字典解释 右 yòu 面向南时,西的一边,与“左”相对:右手
历史知识推荐:盛京
①后金天命十年1625自东京辽阳迁都沈阳今属辽宁。天聪八年1634尊为盛京。清顺治元年1644入关,定都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市后,以此为留都。②清山海关以外,内蒙古、外蒙古以东及奉天、吉林、黑龙江三将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