皋亭山怎么写好看:
皋亭山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,与余杭市交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钱塘县 “有皋亭山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引 《祥符经》 云: 皋亭山 “高百余丈,出云则雨。宁宗皇帝御书三字匾于华严寺之山腰。有崇善灵慧王之祠,名半山庙。旁有水瓮及桃花坞”。“皋亭积雪” 旧为湖墅八景之一,唐时山上有皋亭庙。历代为防守杭州要隘。元至元十三年 (1376),伯颜军次皋亭山,南宋遂降; 明初李文忠取杭州,遣将茅成驻此。
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。南宋时为临安的防守要隘。景炎元年(1276年)为元军攻占,南宋朝廷遂降。
词语分解:
- 皋亭的解释 亦作“皋亭”。山名。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北郊。 南宋 时为 临安 防守要隘, 元 兵至, 宋 君臣在此投降。俗称 半山 。 明 王世贞 满江红词:“北面生看臣 构 在,南枝死望中原復。痛他年降表出 皋亭 ,鴟夷目。” 郁达夫 步何君<半山娘娘庙题壁>续成诗:“看遍野梅三百树, 皋亭 山色暮苍苍。”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临平镇
①即今浙江余杭市。晋书·顾众传:东晋咸和三年 328,表 “临平人范明” 为 “参军”。即此。资治通鉴: 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 909,“ 高 澧以州叛附于淮南,举兵焚义和临平镇”。北宋道潜有 临平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