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荆岭怎么写好看:
紫荆岭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易州: 紫荆岭,“峰峦环列,岭上有关,路通山西大同。《志》 云: 关东有柏梯、连泉、大寒、八砦、唐胡、退鱼、佛儿诸岭,关北有拒梯、耽迟、鞍头、箔儿、骆驼诸岭; 关南又有接天岭; 关西有薄儿岭,参差连接,真天设之险也”。
词语分解:
- 紫荆的解释 1.树名。落叶乔木或灌木。叶圆心形,春开红紫色花。供观赏。树皮、木材、根均可入药。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·木三·紫荆。2.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·紫荆树载: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,堂前有紫荆树一株,议破为三,荆忽枯死。 真 谓诸弟:“树本同株,闻将分斫,所以憔悴,是人不如木也。”因悲不自胜,兄弟相感,不复分产,树亦复荣。后因用“紫荆”为有关兄弟之典故。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:“风
- 岭的字典解释 岭 (嶺) lǐng 山,山脉:山岭
历史地名推荐:东安各庄镇
在河北省滦县中北部。面积112.7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安各庄,人口 4390。原名安各庄,以姓氏得名,后冠方位改今名。1953年设安各庄乡,1958年改公社,1982年改名东安各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