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文千户所历史词典解释
明崇祯三年 (1630) 置,属敷勇卫。治所在龙场驿 (今贵州修文县)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 改置修文县。
明崇祯三年(16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扎佐。属敷勇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废。
词语分解:
- 修文的解释 1.采取措施加强文治,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,提倡礼乐教化等。国语·周语上:“有不享则修文。” 韦昭 注:“文,典法也。” 唐 杜甫 客堂诗:“修文庙算正,献可天衢直。” 明 尹耕 秋兴诗:“不应干羽修文日,岁岁三关有战场。”参见“ 修文偃武 ”。2.旧以“修文郎”称阴曹掌著作之官,故以“修文”指文人之死。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。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·挽文教授
历史地名推荐:徐
①即余吾戎。商、周时国,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。②西周时国。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左传·昭公元年: “周有徐、奄”,即此。春秋昭公三十年 前512 为吴所灭。西汉置徐县。 1古国名。1西周赤狄所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