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贵州大学堂历史词典解释 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贵州巡抚邓华熙以贵山书院为基础扩建而成。设备斋、正斋两项,日订课程,分班督课,学生正额一百二十名。正斋教习五人,课经史、政治、图算、西艺等学;备斋教习四人,课经史、文艺、各国语言文字、测算等学。办学章程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。 词语分解:- 贵州的解释 中国西南部一省,简称黔。东临湖南,南界广西,西连云南,北接四川。面积17万平方公里,人口2856万,省会贵阳。全省为高原,喀斯特地形广布,乌江为最大河流,水力资源及矿产丰富,煤、铝、汞等储量居全国前列,经济以农业为主
- 大学堂的解释 清 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。清史稿·选举志二:“初, 世凯 奏陈 东省 开办大学堂章程,有旨飭下各省仿办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大武垅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,即今台南县南大内乡驻地。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安平县后,所属大武垅巡检司驻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