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笏谏怎么写好看:
还笏谏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扑杀此獠”。指不顾一切对君王过错坚决劝谏。唐 唐彦谦《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》诗:“不听还笏谏,几覆缀旒祧。”
词语分解:
- 还笏的解释 1.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, 褚遂良 谏,帝不听。 遂良 致笏殿阶,叩头流血曰:“还陛下此笏!”事见旧唐书·褚遂良传。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。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:“不听还笏諫,几覆缀旒祧。” 宋 陆游 自嘲诗:“独立未除还笏气,餘生犹待闔棺论。”2.致仕,辞官。 宋 刘克庄 贺新郎·跋唐伯玉奏稿词:“古有一言腰相印,谁教他,满篋婴鳞疏。还笏退,不回顾。” 元
- 谏的字典解释 谏 (諫)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谏劝
历史典故推荐:缓歌慢舞
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。唐 白居易长恨歌:“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。”亦作“缓歌缦舞”。宋 李纲荔枝词集句:“沉香亭北倚栏干,缓歌缦舞凝丝竹。” 并列 轻柔的歌声,舒缓的舞姿。唐·白居易长恨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