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山怎么写好看:
来山历史词典解释
一名樊山。即今湖北鄂州市之西山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王蕃传》:甘露二年(266),孙皓斩王蕃。裴注引《江表传》载:“(孙)皓用巫史之言,谓建康宫不利,乃西巡武昌,仍有迁都之意,恐群臣不从,乃大请会,赐将吏。皓出登来山,使亲近将掷蕃首,作虎跳狼争咋之,头皆碎坏,欲以示威,使众不敢犯也。”
古山名。又称樊山、袁山、西山、寿昌山、樊冈。在今湖北省鄂州市西。三国吴孙皓曾登此山。宋苏轼有《樊山记》。
词语分解:
- 来的字典解释 来 (來) lái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卢龙塞
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一带。古有塞道, 自今蓟县东北经遵化县,循滦河河谷出塞,折东趋大凌河流域,为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交通要道。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: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丸,“引军出卢龙塞,塞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