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做事一人当历史词典解释
当:承担,担当。指自己捅出的漏子,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。《苦斗.四九》:“一人做事一人当,你犯不着老没相干地往别人身上去扯!”
并列 谓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。《荡冠志》87回:“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,岂肯连累别人。”※当,不读作dàng。△常用于形容敢作敢为。有时指犯罪。→好汉作事好汉当。也作“一人作事一人当”、“一人作罪一人当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一人的解释 1.古代称天子。亦为天子自称。书·太甲下:“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” 孔 传:“一人,天子。”书·汤诰:“王曰:‘嗟尔万方有众,明听予一人誥。’” 孔 传:“天子自称曰予一人。” 汉 班固 白6*虎通·号:“王者自谓一人者,谦也,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。故论语曰:‘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’臣谓之一人何?亦所以尊王者也,以天下之大,四海之内,所共尊者一人耳。故尚书曰:‘不施予一人。’”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
历史典故推荐:欺世惑俗
惑:迷惑,蛊惑。参见[欺世乱俗]。郭沫若惠施的性格与思想:“在思想革命的时期,一种学说初出世时,谁不受人非难,被诋为非圣无法,离经畔道,欺世惑俗,乃至处于极刑呢?” 见“欺世乱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