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备仓怎么写好看:
预备仓书法图片
预备仓历史词典解释
明代各州县所设专备赈贷之仓库。洪武三年(1370),令全国州县各立四仓,官给钞籴谷,收贮备荒,由当地年高笃实耆民管理。正统后,以收贮罪囚赎米入仓,无定数。成化后,始有每里积三百石或五百石之例。弘治三年(1490),定各州县仓库粮贮数目:凡十里以下积粮一万五千石;军卫每千户所积粮一万五千石,每百户所三百石。三年一盘查。十八年又定:凡赎罪等项及赃罚等物,尽行折纳,籴买稻谷上仓。正德七年(1512),令囚犯该纳纸札者,二分纳纸,八分折米谷上仓,不许折收银两。万历五年(1577),各州县分三等积谷,上等每岁以千石为准,多者二三千石,下等以数百石为准,少至百石。
词语分解:
- 预备仓的解释 明 代各地为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。续文献通考·市籴三:“ 明太祖 洪武 初,设预备仓。”
- 预备的解释 预先准备预备起床
- 仓的字典解释 仓 (倉) cāng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:米仓
历史知识推荐:扬子江白话报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一日1904.12.7在江苏镇江创刊,由上海扬子江文言杂志改组而成白话报。月刊。杜课园主编。以“监察社会,开通风气”为主旨,主张君主立宪,宣传社会改良和科学救国,反对民主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