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拾遗怎么写好看:
数学拾遗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清丁取忠撰。一卷。初刊于咸丰元年(1851),再刻于同治十三年(1874)。系丁氏早年研习数学心得,分两个方面,一是弦、矢三角函数与弧的互求及级数表示,二是传统差分术的讨论。成就以后者为高。如将三色差分径设一物为零简化为二色差分,较好地阐释了《张丘建算经》百鸡问题解法之理。还纠正了焦循《里堂学算》、骆腾凤《艺游录》的几处错误。为《白芙堂算学丛书》之一种。
词语分解:
- 数学的解释 1 ∶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。包括算术、代数、几何、三角、微积分等2 ∶即术数。古代关于天文、历法、占卜的学问
- 拾遗的解释 1 ∶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,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。——史记·孔子世家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2 ∶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
历史知识推荐:殿中郎
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皆置,由左仆射或祠部尚书领之,职掌表疏,亦主宫廷礼乐之事。参见“尚书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