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短与用长历史词典解释
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刘令言(刘纳)始入洛,见诸名士而叹曰:‘王夷甫(王衍)太解明,乐彦辅(乐广)我所敬,张茂先(张华)我所不解,周弘武(周恢)巧于用短,杜方叔(杜育)拙于用长。’”
刘纳到洛阳后,对朝中的名士各有一番评论。他认为王衍很精明,乐广则值得尊敬,张华不易被人所理解,周恢处事善于用短,而杜育办事却不善于用长。后因以“用长”与“用短”为办事善于根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巧妙处理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三《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》:“流落天涯鬓欲丝,年来用短始能奇。”
词语分解:
- 用短的解释 1.运用其所短。晋书·刘讷传:“ 周弘武 巧於用短, 杜方叔 拙於用长。” 宋 陆游 小圃独酌诗:“自笑邇来能用短,只将独醉作生涯。”2.使用短武器。管子·兵法“教其手以长短之利” 唐 尹知章 注:“长兵短兵,各有所利。远用长,近用短也。”
- 用长的解释 1.运用其所长。晋书·刘隗传:“ 周弘武 巧於用短, 杜方叔 拙於用长。”2.使用长武器。管子·兵法“教其手以长短之利” 唐 尹知章 注:“长兵短兵,各有所利。远用长,近用短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蒙恬制笔
晋.张华博物志(佚文):“蒙恬造笔。”(引自艺文类聚卷五十八)晋.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:“蒙恬始造,即秦笔耳(指以兔毛、竹管做笔)。”相传,秦将蒙恬是以竹管、兔毫制笔的创始人。后因用为咏笔的典故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