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焦桐怎么写好看:
三尺焦桐书法图片
三尺焦桐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指琴。古琴长三尺余,故称。唐 李洞《毙驴》诗:“三尺焦桐背残月,一条藜杖卓寒烟。”
偏正 指琴。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,故称。又,汉·蔡邕有焦尾琴。唐·李洞《毙驴》:“三尺焦桐背残月,一条藜杖卓寒烟。”→三尺枯桐
词语分解:
- 三尺的解释 1 ∶指剑,剑约长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为剑的代称2 ∶指法律。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法律为“三尺法”,简称“三尺”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。——明· 高启书博鸡者事
- 焦桐的解释 琴名。 东汉 蔡邕 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,后因称琴为焦桐。 唐 张祜 思归引:“焦桐弹罢丝自絶,漠漠暗魂愁夜月。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·弹丝:“音入 蓝桥 ,响振琼瑶,却是羡焦桐一曲巧,芳心顿消。”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:“日夕而不至,焦桐起离情。”参见“ 焦尾琴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温清定省
并列 冬天使被子温暖,夏日让室内清凉,晚间给父母安睡,早晨起来问候安好。古代子女奉养父母之礼。形容对父母的尽心侍养。语本礼记· 曲礼上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”宋· 李昉太平广记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