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且子之射历史词典解释
《列子.汤问》:“蒲且(音jū)子之弋也,弱弓纤缴,乘风振之,连双鸧于青云之际。”
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,而詹何之鹜鱼于大渊之中,此皆得清净之道,太浩之和也。”
蒲且子是古代楚国善射之人。詹何,古代善钓鱼者。后因以“蒲且子射”为射术精良或神弓善射之典。《文选》卷二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登豫章,简矰红。蒲且发,弋高鸿。”《文选》卷十九张华《励志》诗:”养由矫矢,兽号于林;蒲卢(即蒲且子)萦缴,神感飞禽。”
词语分解:
- 蒲且的解释 人名。相传是古代善于射鸟的人。列子·汤问:“ 蒲且子 之弋也,弱弓纤缴,乘风振之,连双鶬於青云之际,用心专,动手均也。” 张湛 注:“ 蒲且子 ,古善弋射者。”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:“鸿鵠之未孚也,可俯而窥也,及其翱翔浮云,虽 蒲且 之巧,弗能加矣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韬晦之计
韬晦:掩藏踪迹。谓暂时收敛锋芒,隐藏行迹,待机而起的计策。三国演义二一回:“玄德也防曹操谋害,就下处后园种菜,亲自浇灌,以为韬晦之计。” 偏正 隐藏踪迹,不露锋芒,待机而动的计策。语本旧唐书·宣宗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