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骐骥副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宋雍熙中置,后用为武臣阶官,属西班诸司使。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七品。元丰改制,改从七品。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武德郎。
词语分解:
- 副使的解释 1.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。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:“副使 王然于 、 壶充国 、 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,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。”清史稿·职官志六:“ 光绪 元年,定出使制,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,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 ,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,俱置副使。”2.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。旧唐书·职官志三:“节度使一人,副使一人。”宋史·职官志十:“巡幸,有行宫都部
历史知识推荐:哈的
一作合的,又称哈的大师,阿拉伯语Gadi的音译。伊6*斯6*兰教法官称号。职责为依据宗教法律断决教徒的案件。伊6*斯6*兰国家从中央到各地方都设有此职,以精通法律和教理的学者充任。元代入居中国各地的中亚、波斯、阿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