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城都督怎么写好看:
防城都督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魏孝昌初始置于大州,称防城都督,后诸州皆置。或称镇城都督;孝庄帝以后,又有防城大都督或镇城大都督之称。掌州城之防卫,与州将军府之上佐长史、司马同为重职,府主或倚为腹心,参谋军事;朝廷或倚之以牵制州将、刺史。向由朝廷委派,亦可由州将、刺史辟名牒用。可加持节、假节,加将军号,或加大,其后或竟称州将,并得置长史、司马等属官,掌握刺史之兵权。西魏之郡城,间亦置防城都督。
词语分解:
- 防的解释 防 fáng 戒备,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:防止
- 都督的解释 1 ∶总兵。古代的军事长官。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。同知、都督佥事官衔。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,兼管民政马副使 鸣騄? 徐任太守 民育及诸将 刘都督 肇基等皆死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梅花岭记2 ∶统率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军马。——宋· 文天祥指南录·后序
历史知识推荐:宗正寺
官署名。北齐有大宗正寺,隋代改此名,为掌管皇室亲族属籍的事务机关。设卿、少卿为长贰,有丞、主簿等属官。不领署。唐代沿置,其政令仰承吏部司封司,属官又有知图谱官、修玉牒官、知宗子表疏官等。龙朔二年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