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津邑怎么写好看:
平津邑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北盐山县南。《汉书·外戚恩泽侯表》:元朔三年(前126)封公孙弘为“平津侯”。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公孙弘所封平津乡,在沧州盐山县(今黄骅市南旧城)南四十二里。”
词语分解:
- 平津的解释 1.坦途;大道。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:“平津苟不由,栖迟詎为拙?寄意一言外,兹契谁能别!” 唐 昙翼 招隐诗:“连峯数千里,修林带平津。”2.古地名。 汉 时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。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:“空讽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门么?”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:“不须授简樽前客,
- 邑的字典解释 邑 yì 城市,都城:城邑
历史地名推荐:鸱之塞
即倒马关。又名鸿上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。史记·赵世家: 武灵王二十一年 前305,“攻取丹丘、华阳、鸱之塞”。集解 引徐广曰: “鸱,一作鸿。” 正义: “本晋鸿上关。” 又作鸿上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