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和寨怎么写好看:
太和寨历史词典解释
一作大和砦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筑,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东南二里太和沟内。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为太和县。
集镇名。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。太和寨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00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筑寨,以寨名为村名。金正大三年(1226年)为太和县治,蒙古至元六年(1269年)并入神木县。现城垣与寨门尚存。产谷子、玉米、高粱。有公路通榆府公路。
词语分解:
- 太和的解释 见“ 太和 ”。亦作“ 大和 ”。1.天地间冲和之气。易·乾:“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”大,一本作“ 太 ”。 朱熹 本义:“太和,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。”汉书·叙传上:“沐浴玄德,禀卬太和。”文选作“太龢”。 唐 元稹 竞渡诗:“数极鬭心息,大和蒸混元。”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:“神人之怨恫俱消,太和积为丰登之庆。”2.人的精神、元气;平和的心理状态。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
- 寨的字典解释 寨 zhài 防守用的栅栏:寨子
历史地名推荐:寨圩镇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北部、六万大山西北侧。面积160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寨圩,人口6710。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地方盗寇占山为寨,争霸圩市得名。1950年为浦北县九区,19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