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桥怎么写好看:
巨桥历史词典解释
巨(鉅)
商代粮仓名。故址在今河北曲周东北古衡漳水东岸。仓近水,水上有大桥,故名。商纣王时厚赋税以充实巨桥仓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周武王灭商后“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,发巨桥之粟,以振贫弱萌隶”。
词语分解:
- 巨桥的解释 古代粮仓名。故址在古 衡潼 东岸,因水上有大桥得名。今属 河北省 曲周县 。相传为 殷纣 聚敛粮食之所, 周武王 克 殷 后散其粟赈民。逸周书·克殷:“﹝ 武王 ﹞乃命 南宫忽 振 鹿臺 之财, 巨桥 之粟。”管子·地数:“夫昔者 武王 有 巨桥 之粟,贵糴之数。” 尹知章 注:“ 巨桥仓 ,在今 广平郡 曲周县 。” 宋 王禹偁 吊税人场文:“虎之搏人也,止於充肠;官之税人也,几於败俗。则
- 巨的字典解释 巨 jù 大,很大:巨大
- 桥的字典解释 桥 (橋)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
历史知识推荐:仲夏堰
水堰名。在唐江南道明州鄮县今浙江宁波东南西南四十里。太和六年832刺史于季友筑,溉田数千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