窃盗赃怎么写好看:
窃盗赃历史词典解释
罪名。唐律*六赃之一。指“潜形隐面”偷来的赃物。唐律规定,盗而未得者笞五十。得财一尺杖六十,一匹加一等(杖七十),五匹徒一年,每加五匹加一等,五十匹*加役流。
词语分解:
- 窃盗的解释 见“ 窃盗 ”。亦作“ 窃盗 ”。1.偷窃劫夺。管子·八观:“里域横通,则攘夺窃盗者不止。”淮南子·氾论训:“发墓者诛,窃盗者刑,此执政之所司也。” 鲁迅 南腔北调集·火:“钻木取火的 燧人氏 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。”2.指小偷和强盗。孔子家语·始诛:“天下有大恶者五,而窃盗不与焉。” 前蜀 韦庄 秦妇吟:“诛锄窃盗若神功,惠爱生灵如赤子。”
- 赃的字典解释 赃 (贜) zāng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:赃物
历史知识推荐:司救上士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救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。正三命。下设司救中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581罢。参见“司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