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口场怎么写好看:
三江口场历史词典解释
即今四川汶川县西南三江乡。以地处中河、西河、黑石河汇合处而名。民国《川西边事辑览》第八编:水磨沟至三江口, “此地为汶川巨市,居民约一百余家。过此,即人家稀少”。清代征大小金川,一路军由此而进。
词语分解:
- 三江的解释 1.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。书·禹贡:“三江既入, 震泽 底定。”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:“其川三江。”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。国语·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、 钱塘江 、 浦阳江 为三江。水经注·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、 松江 、 浙江 为三江。书·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、 娄江 、 东江 为三江。汉书·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、 中江 、 南江 为三江。 南朝 宋 谢灵
- 场的解释 场 (場) cháng 平坦的空地,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:场院
历史地名推荐:汉中府
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府置,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地。1913年废。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兴元路置,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。属陕西布政司。五年后,辖境约今陕西省秦岭以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