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咸山怎么写好看:
不咸山历史词典解释
又名徒太山、太白山。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 有山,名曰不咸。有肃慎之国。”《晋书·肃慎氏传》:“肃慎氏一名挹娄,在不咸山北,去夫余可六十日行。”
古山名。又名白山、长白山、从太山徒太山、太白山。即今吉林省东部长白山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不咸。”参见“长白山(1)”,详“白山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不咸的解释 1.不周遍;不普遍。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:“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,心亿则乐,窕则不咸,摦则不容,心是以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咸,徧也。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。”国语·鲁语上:“小赐不咸,独恭不优。” 韦昭 注:“咸,徧也。”2.不和。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:“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,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。” 杜预 注:“咸,同也。”新唐书·杨弘礼传:“﹝ 弘礼 ﹞雅与 玄感 不咸,表其必乱。” 明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河朔三镇
亦作河北三镇。唐天宝末安史之乱后,黄河以北魏博、成德、卢龙三个藩镇之合称。广德元年 763 平定史朝义,将三镇授安史降将。三镇辖境基本状况是: 魏博镇辖魏、博、贝、丘、澶、相六州,治所在魏州 今河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