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人不凝滞于物历史词典解释
凝滞( ㄓˋ zhì ):本义是水流不通畅,引申为拘泥、固执的意思。 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是不为外物所拘束的。 表示圣人能随时变化。语出《楚辞.渔父》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”宋.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,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理有变通,情无拘执。”
词语分解:
- 圣人的解释 1 ∶德高望重、有大智、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,有时也专指孔子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。——唐· 韩愈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。——韩非子·五蠹2 ∶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,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。——明· 张溥五人墓碑记
历史典故推荐:断长补短
截断长的来补足短的。也比喻取别人长处来补自己短处。语本孟子.滕文公上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 见“断长续短”。旧唐书卷197:“禹画九州,周分六服,~,止方七千,国赋之所均,王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