钳马衔枚怎么写好看:
钳马衔枚书法图片
钳马衔枚历史词典解释
钳马:用器具夹住马口,不使鸣叫。衔枚:枚,形如箸,两端有带,可系于颈上。古代进军袭击敌人时,常令士兵衔在口中,以防喧哗。形容古代急行军时听不到马的嘶鸣声和人的说话声。南朝宋.袁淑《防御索虏议》:“宜选敢悍数千,鹜行潜掩,偃旗裹甲,钳马衔枚……必翦元凶。”
并列 枚,形如箸,两端有带,可系于颈上。用器具夹住马口,让士兵口中衔枚。形容行军时悄无声息。南朝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虏议》:“宜选敢悍数千,骛行潜掩,偃旗裹甲,钳马衔枚。”△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钳马的解释 把木条横于马口,使不出声。宋书·袁淑传:“偃旗裹甲,钳马衔枚。”
- 衔枚的解释 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,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,防止说话,以免敌人发觉 徒衔枚而进。——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章邯夜衔枚击 项梁定陶。——汉书·高帝纪衔枚疾走
历史典故推荐:两败俱伤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。指双方争斗,结果都受到损失。郑振铎桂公塘五:“打到最后一人,我们还是不降伏的!还是讲和了好,免得两败俱伤。” 并列 双方都受到损伤。语本战国策·秦策二:“有两虎争人而斗者,管庄子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