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仰异观怎么写好看:
俯仰异观书法图片
俯仰异观历史词典解释
主谓 异观,不同的表现。头一低一抬都有不同的表现。形容霎时之间出现多种的姿态。战国·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意密体疏,俯仰异观,含喜微笑,窃视流眄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俯仰的解释 1 ∶低头和抬头,泛指随便应付左右周旋,进退俯仰。——左传·定公十五年俯仰由人2 ∶比喻很短的时间俯仰之间,已成陈迹。——王羲之兰亭集序
- 异观的解释 1.奇异的景象。 汉 班固 西都赋:“殊形诡制,每各异观。” 晋 左思 魏都赋:“壹八方而混同,极风采之异观。”2.不同看待。后汉书·马融传论:“登高不惧者,胥靡之人也;坐不垂堂者,千金之子也。原其大畧,归於所安而已矣。物我异观,亦更相笑也。”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:“夫少之与长也异观。少之时,人惟童子之异,及其长,将责成人之礼焉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刺虎持鹬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:“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鹬,功在乘时,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” 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