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观象台历史词典解释
教育部直属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布的《中央观象台官制》规定,中央观象台掌理观察天文,编纂历书,鉴定观象用器械。设台长一人,以技正充任,直属教育总长;下辖技正四人,技士二十人,主事五人。台内分设天文、历数、气象、磁力四科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十月二十五日北京军政府又公布《中央观象台官制》,台长改称台正,磁力科改称占候科。
词语分解:
- 中央的解释 1 ∶中心的地方中,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;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禁卒居中央。——清· 方苞狱中杂记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2 ∶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——韩非子·扬权
- 观象台的解释 用以观测或装备起来以观测自然现象如在天文学、磁学、气象学、鸟类学中的现象的建筑物或地方
历史官职推荐:典天锣
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,属朝内典官。员额四十八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参见“典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