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庭闻礼怎么写好看:
趋庭闻礼历史词典解释
谓蒙受父教。唐吴兢《贞观政要谏太子》: “顾三善而必弘,祗四德而为行。每趋庭而闻礼,常问寝而资敬。” 参见:○过庭闻礼
词语分解:
- 趋庭的解释 亦作“趍庭”。论语·季氏:“﹝ 孔子 ﹞尝独立, 鲤 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’ 鲤 退而学诗。他日,又独立, 鲤 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’ 鲤 退而学礼。” 鲤 , 孔子 之子 伯鱼 。后因以“趋庭”谓子承父教。 唐 王勃 滕王阁序:“他日趋庭,叨陪 鲤 对;今晨捧袂,喜託龙门。”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
- 礼的解释 礼 (禮) lǐ 社会生活中,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:婚礼
历史典故推荐:心旌
源见“悬旌”。指不平静的心神。郑振铎桂公塘:“心旌飘飘荡荡的,不知置身于何所。”亦指心神,神思。宋 王安石次韵宋中散之一:“风流今见佳公子,投老心旌一片降。”清 赵翼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诗:“作诗必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