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影避迹怎么写好看:
畏影避迹书法图片
畏影避迹历史词典解释
《庄子.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。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后以“畏影避迹”比喻不明事理,庸人自扰。《陈书.萧允传》:“时寇贼纵横,百姓波骇,衣冠士族,四出奔散,允独不行。人问其故,允答曰:‘夫性命之道,自有常分,岂可逃而获免乎……庄周所谓畏影避迹,吾弗为也。’乃闭门静处,并日而食,卒免于患。”
词语分解:
- 畏的解释 畏 wèi 怕:畏惧
- 避迹的解释 亦作“避蹟”。避藏形迹;隐匿。再生缘第三七回:“母亲与郡主两年避跡在于 万缘尼菴 内。”玉娇梨第八回:“晚生寒舍虽在郡中,却有一个小园在前面 白石村 中,晚生因在此避迹读书,到了城中住的时少,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,所以贱名不能上达。”见“ 避跡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坐拥百城
魏书.李谧传:“每曰:‘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’遂绝迹下帏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,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。”后以“坐拥百城”称扬藏书之富,嗜书之深。清 顾炎武与熊耐荼书:“茂林间馆,起看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