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年录怎么写好看:
疑年录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清钱大昕撰。四卷。记载古今名人生卒之年,核其寿数,自汉郑玄到清邵晋涵共三百六十三人,以文人学者为主,是生卒年表著作之始。
词语分解:
- 疑年的解释 1.怀疑他人的年龄。左传·襄公三十年载: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, 绛县 人或年长矣,无子,而往与于食。同食者疑其年,使以实告。老者曰:“臣生之岁,正月甲子朔,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。其季於今三之一也。” 师旷 推断老人为七十三岁。 史赵 、 士文伯 测算其日数为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。大夫 赵武 乃召老人而谢过,因授以田亩,任以为 绛县 师。后遂以“疑年”指有才德的民间老人。 唐 权德舆 酬冯绛
- 录的字典解释 录 (録) lù 记载,抄写:记录
历史知识推荐:李幼滋
亦作李幼孜。明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,字元澍,号义河。嘉靖进士,授行人。万历初历大理寺卿,迁户部侍郎。五年1577张居正丧父,倡“夺情”之说以媚之,得进工部尚书。七年致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