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籀余论怎么写好看:
古籀余论历史词典解释
余(餘)
书名。清末孙诒让撰。三卷。从吴式芬《攈古录金文》选取重要铜器铭文一百零五器,加以考证,体例略同于《古籀拾遗》。
词语分解:
- 古籀的解释 古文与籀文的并称。
- 余论的解释 1.识见广博之论;宏论。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:“问 楚 地之有无者,愿闻大国之风烈,先生之餘论也。”宋书·周朗传:“吾虽疲冗,亦尝听君子之餘论,岂敢忘之。” 宋 苏轼 答范景山书:“久不闻餘论,顽鄙无所鐫发,恐遂汩没於流俗矣。”2.前人传留下的言论。晋书·儒林传序:“摈 闕里 之典经,习 正始 之餘论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诏书:“绪言餘论,藴而莫传。”3.指一言半语。 南朝
历史知识推荐:右庶长
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十一级。庶长,意即众列之长。秦、汉因之。汉景帝、武帝曾赐中二千石爵右庶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