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选怎么写好看:
南选历史词典解释
①铨选制度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)因桂、广、交、黔等州都督府土人首领任官简择,未得其才,始四年一度,遣强明清正、五品以上官充使前往选补,御史同往注拟;有应任五品以上官者,选补使与所管都督府具条奏闻。时称“南选”。②金代科举取士方法。金初,根据辽人及宋人所习之举业不同,各以所长取士,分南、北二选。南选以考经义为主,选拔对象为宋人。后南北通选,只设词赋,取六七十人。南选、北选遂废。
词语分解:
- 南选的解释 1. 唐高宗 时,因 桂 广 交 黔 等地,可选任土人为官,但有时所选不当,于是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,去选取适当人才,称为南选。参阅唐会要·南选、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。2. 金太宗 时,选拔人才,设南北二选。至 海陵王 时,合南北选为一。参阅金史·选举志一。
- 南的字典解释 南 nán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
- 选的字典解释 选 (選) xuǎn 挑拣,择:选择
历史知识推荐:昭玄曹
即“昭玄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