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录司正印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代僧录司主官。天聪六年(1632)设,一人,由僧官带原品衔充任。掌天下释教之事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定制,兼善世等衔。
词语分解:
- 正印的解释 1.犹正宗。 宋 王迈 代通舶使启:“追 河閒 于千载,后得礼乐之盛,心梦 太白 于三生前,传文章之正印。”2. 明 制,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。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,谓之“副印”;其一藏于内府,谓之“正印”。有事则受“正印”而出,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。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:“ 郑克塽 降日。奏缴 延平王 册一付, 延平王 印一颗,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,副印一颗,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。”参
历史知识推荐:王武俊
735—801 唐契丹怒皆部人,号没诺干,字元英。善骑射。初为李宝臣部将,从安史叛乱。宝应初,说宝臣降唐。因功拜御史中丞,封维川郡王。大历十年775,见宝臣为宦官所辱,说宝臣反唐,与田承嗣、李正己联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