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阙怎么写好看:
鹅阙历史词典解释
洱海地区方言音译,意为吃生。即取猪、牛、羊之领脊肉,或鸡、鹅、鱼肉,或生肝,脔切为薄块,剁细,置盐中腌之,然后和以蒜泥、花椒、辣椒及酸醋等香料而食之。元明以来为滇中少数民族所喜好的上味食品。
词语分解:
- 鹅阙的解释 一种拌制的食品。 唐 樊绰 蛮书·蛮夷风俗:“取生鹅治如膾法,方寸切之,和生胡瓜及椒榝啗之,谓之鹅闕,土俗以为上味。”新唐书·南蛮传上·南诏上:“膾鱼寸,以胡瓜、椒、蔱和之,号鹅闕。”
- 鹅的字典解释 鹅 (鵝) é 家禽,比鸭子大,颈长,喙扁阔,尾短,体白色或灰色,额部有肉质突起,雄的突起较大,颈长,脚大有蹼,善游水:白鹅
- 阙的字典解释 阙 (闕) qu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:宫阙
历史知识推荐:统天
属于天。易·乾·彖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”三国志·管辂传裴松之注载管辂别传引此三句而释之曰:“夫统者,属也。”意谓万物赖天而有始,故万物属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