祠部长史怎么写好看:
祠部长史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麴氏高昌国祠部长官,职掌同尚书。
词语分解:
- 祠部的解释 官名。 三国 魏 尚书有祠部曹,掌礼制,历代因之。 北周 始改为礼部。 隋 唐 别置祠部曹,属于礼部,掌祠祀、天文、漏刻、国忌、庙讳、卜祝、医药等,及僧尼簿籍。 宋 元 迭有变革, 明 改为祠祭司。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:“分司郎官职事,惟祠部为烦且重。”
- 长史的解释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时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,后历代相沿尚书长史。——诸葛亮出师表孙权长史。——资治通鉴长史张昭
历史知识推荐:寺务司
官署名。北宋置,掌京城大寺建筑修缮。设提点一人,以内侍充任;监官一人,以三班使臣充任。初隶开封府,熙宁八年1075改隶三司。元丰改制,改隶入内内侍省。哲宗时,又拨归鸿胪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