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室书院怎么写好看:
太室书院历史词典解释
北魏太和八年(484),于太室山麓(在今河南登封)建嵩阳寺。隋唐时改名嵩阳观。五代后周时改建为太室书院。宋景祐二年(1035)更名嵩阳书院,为宋四大书院之一。
词语分解:
- 太室的解释 亦作“ 大室 ”。1.太庙中央之室,亦指太庙。书·洛诰:“王入太室祼。” 孔 传:“太室,清庙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太室,室之大者,故为清庙。庙有五室,中央曰太室。”春秋·文公十三年:“大室屋坏。” 杜预 注:“大庙之室。”2.山名。即 嵩山 。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。左传·昭公四年:“ 四岳 、 三涂 、 阳城 、 大室 、 荆山 、 中南 ,九州之险也,是不一姓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大室即中
- 书院的解释 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顾宪成重修 东林书院的时候清楚地宣布,他是讲 程朱学说的。——事事关心
历史知识推荐:左天驷监
宋代中央养马机构之一。置监官一人,掌国马,辨别良驽以待军国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