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通宝怎么写好看:
洪武通宝历史词典解释
明代铜钱。洪武元年(1368)始令京师宝源局及各行省宝泉局铸造。有当十、当五、当三、当二、当一,共五等。当十钱重一两,余递降,至一钱止。宝源局所铸钱,初铸“京”字于背,后多不铸,民间凡不铸“京”字者不行,遂于四年改铸大钱为小钱,皆用生铜,不杂铅锡等。
洪武通宝
词语分解:
- 洪武的解释 明太祖(朱元璋)年号(公元1368—1398)。
- 通宝的解释 中国 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。起于 唐高祖 武德 四年公元621年铸造的“开元通宝”。以后历代都曾沿用,“通宝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、朝代或国名,铸于币面。如 南唐 的“唐国通宝”、 宋 代的“太平通宝”、 元 代的“至正通宝”、 明 代的“大明通宝”、 清 代的“康熙通宝”等。 日本 、 越南 、 朝鲜 等国的钱币也曾用“通宝”之名。
历史知识推荐:瓦克达
1606—1652 清太祖孙,礼亲王代善第四子。天聪、崇德间屡从征明,有战功。崇德八年1643因兄硕托、侄阿达礼谋立多尔衮罪,坐黜宗室。入关后,追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。顺治三年1646叙功复宗籍。历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