钳卢陂怎么写好看:
钳卢陂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。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兴修,垒石为堤,旁开六石门,以调节水势。溉田达三万顷。东汉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复加疏浚。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于其陂泽,则有钳卢、玉池。”后代屡有兴废。钵头 即“拨头”。

钲
词语分解:
- 钳卢的解释 汉 蓄水工程名。在今 河南省 邓州市 南。 汉元帝 时 南阳 太守 召信臣 主持下所筑。累石为堤,旁开六石门以调节水势,溉田达三万顷。 东汉 光武帝 时 杜诗 为 南阳 太守,征集民工,复加疏浚,大为民便。后代屡有兴废。 汉 张衡 南都赋:“於其陂泽,则有 钳卢 玉池 , 赭阳 东陂 。” 宋 梅尧臣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诗:“车过 白水 沙痕阔,雁落 钳卢 稻穟长。”
- 陂的字典解释 陂 bēi 池塘:陂塘
历史知识推荐:次门
南朝门阀士族中次于高门之门第。高门为右姓,其次即为次门。南朝宋宗越本为次门,曾被黜为役门。元嘉二十四年447,宗越启文帝求复次门,许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