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国寺怎么写好看:
定国寺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北城内。北魏永熙元年 (532) 高欢败尔朱荣于今河南安阳市东北十六里的韩陵山。东魏于邺北城内原御史台 (一称南台) 改建定国寺,并由温子升撰 《定国寺碑》 以纪功。《寰宇记》 卷55相州安阳县引 《后魏书》 曰:“东魏迁邺,高欢以南台为定国寺,作砖浮图,极高,其铭即温子升文。”
词语分解:
- 定国的解释 安定国家。左传·襄公十年:“为书以定国,众怒而焚之,是众为政也,国不亦难乎?”南齐书·王僧虔传:“五常之始,文武为先,文则经天纬地,武则拨乱定国。”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:“嘉谋定国垂青史,盛事传家有素风。” 清 秦笃辉 平书·文艺上:“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,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。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,格心救国何在?”
-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:太常寺(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)
历史地名推荐:大朱山
古山名。即今山东省胶南市南大珠山。主峰高486米。相传唐代有仙人朱仲至此,故名大朱山,后改“朱”为“珠”。齐乘:古齐长城起自齐西防门,东至大朱山海滨而绝,即此。